北京教育均衡化改革落地难:家长患“择房焦虑症”
来源:热点聚焦网 【 】 阅读:

    刚刚过去的2014年,北京两大基础教育重镇--西城区和东城区以“集团制”、“学区制”改革为先导,拉开了声势浩大的基础教育均衡化改革。严格就近入学、取消共建生等一系列政策的推出更是获得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然而,不断打出的改革“组合拳”虽极大缓解择校难问题,但学区房价仍居高不下,家长从“择校焦虑”转移到“择房焦虑”,加之并校过程中所出现的新矛盾,这些无疑使2015年的京城教育改革面临更大挑战。

    学区房价仍居高不下,家长从“择校焦虑”转移到“择房焦虑”。

  优质校“从天而降” 催生新学区房热

  “家门口的优质校特色校从天而降,无论生活在哪个学区,妈妈都不用担心孩子学校了,so easy”,这段足以令“小升初”家长们兴奋的旁白,出自北京西城区新闻办发布的视频《天上掉下个优质校》。

  天降优质校,实现教育资源均衡;严格就近入学,堵住了“拼爹”路子。然而,学区房却逆势上涨,价格居高不下,有家长戏言:“现在是不拼爹了,但改拼房了!”

  2014年西城区将原有的4个教育集团,增加至15家,69所中小学成为集团校,成立6所高校及优质中学附属小学,集团统一教育理念、统一教学规划、统筹师资调配。这也让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学“一夜成名”,从而催生了新的“学区房”。

  记者在某房产公司页面推介上看到,位于北三环外的裕中西里现在成交价已涨至5.5万元/平方米,有的甚至破6万元大关,不少房源直接挂出“直升三帆”宣传口号。

  据悉,该区域内的裕中小学是西城区的一所普通小学,在教改后改名为三帆中学附属小学,裕中小学毕业生80%将来能直升市重点三帆中学,这带动了该区域二手房价格的飙升。

  另据西城区公布的2015年教改最新方案,第二轮教改继续巩固均衡化的成果,今年全区将增加1000个初中阶段优质学位。12所小学今年将本着自愿的原则,有30%的学生直升对接的优质中学;6年后直升对口中学的比例将达到80%。

  据某知名门户网站房产频道统计数据显示,西城区丰汇园小区的房价已高达86825元/平方米。该区附近的宏庙小学正是此次教改中直升优质中学12所小学之一,其对口中学为老牌名校北师大附属实验学校。

  北京市教改实现学区房重新洗牌,这是来自业内知名教育专家、自媒体作者郑勇的判断。

  “西城区教育综合改革确实有助于实现辖区内的教育均衡发展。但是,与西城区相比,朝阳区、丰台区、石景山区依然属于基础薄弱地区。那里的学生家长自然希望能够到城里接受更为优质的教育。于是,城外的人想进来,势必为重新洗牌的学区房市场提供了‘源头活水’。”郑勇在其最新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解释道。

  恐摊薄优质教育资源 部分家长患“择房焦虑症”

  即使学区房的价位居高不下,也难挡家长们的购房热情。近来,青华园教育集团副总裁、升学指导专家闻风还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西城区、东城区教改热火朝天的进行,然而咨询购买海淀学区房的家长倒多了起来。

  “很多对孩子期望值很高、比较高、追求精英教育的家长,看到东城、西城教改是均衡化的方向,担心重点中小学的优质教育资源会被普通中小学给摊薄了,从而影响自家孩子在进入东城、西城名校后获得远不如以前的优质教育待遇。”闻风对记者表示。

  这正是教改之后一部分家长心理的真是写照,并校虽然缓解了大批家长的“择校焦虑症”,却引发“择房焦虑症”。

  家长“九日”在北京知名的小升初论坛上直言,“我觉得现在的教改有点像以前的大锅饭,人人都上好学校,等于没有好学校,在教育资源不是极大丰富的今天,想实现教育的共产主义是不是有点早呢?”

屏蔽此推广内容  除了对整体教育质量下降的担忧,这位家长另一个担忧来自于学区房的产权,“一套房子的持有期最少7年,现在80时年代的房,到时能否转手呢?谁也不想一辈子住在老破小吧。”

  更加重家长焦虑的问题还有——买了学区房也无法保证一定上好学校。因为不是所有在好学校旁边的房子都是真正的“学区房”,家长“有何不可”就在微博上吐槽:“花了几百万买了‘伪学区房’哭都哭不出来!”

  对此,北京市教委曾公开向媒体表示,目前来看学区房问题不可避免,随着优质教育资源越来越多,学区房可能越来越多,也可能回归,下一步我们将细化就近入学标准,不把入学和经济挂钩,不简单地以有房子为标准。

    优质校合并普通校,均衡教育资源,是此次改革的一大亮点。从某种程度上说,“新学区房”的产生表明了家长对此举的认同。然而,政策的“落地”却面临着严峻挑战。

  “因为这不仅仅是被合并的学校换个牌子、换个名字这么简单,需要完善管理机制,否则,学校还是会有好坏之分。实际上,我们也必须承认好与差就是客观存在的,就算是最好的学校也会有差学生。基础教育阶段要正视内部差异,保持一定的竞争性。”北京国培京师教育科学研究院主任刘季宏向记者表示。

  来自西城区某中学的沈老师直言并不看好这种合并方式,“这种集团化模式会使一些薄弱校丧失原有的东西,而成为别人的附属品。更何况学生始终有个体差别,这是不可能标准化的。教育根本不是简单的加减法。”

  长期深入一线学校调研的刘季宏还观察到一些新隐忧,“并校后我们观察到一些例子,由于两所学校工资机制不一样,会引发部分老师的集体抗议,这样主导学校和非主导学校会很容易形成团体间矛盾。”

  刘季宏认为,并校之前好学校在前期的确占据优势资源,事实上存在不公平。并校后如果教师的心拉不近势必会引发新的问题。在他看来,并校后工资待遇的差距并非主要矛盾,最关键的还是教师成长、教研业务能不能融合在一起,这一点是融合成败的关键。

  对此,来自海淀区一所名校的花老师告诉记者,关键还是在于教师个人的心态,“我并不赞同普通校老师会沦为‘牺牲品'的观点,名校的薪资跟普通校主要区别在绩效上,职称编制一般不会有什么变化。以后的职称有可能不再是一评定终身了,能者上庸者下。这更需要教师平和心态,自己苦练内功、增强危机意识、提高教学水平。”

  纵然存在一些问题,受访者对于此次教育改革的进步意义大多表示赞同。此次改革堪称大胆之举,随着教育改革逐渐进入“深水区”,势必会牵涉一些既得利益的阻挠,各项政策真正“落地”仍任重道远。

  “总体来看,这个政策是一个很好的探索,一个改革能够引起社会关注和讨论,这本身就是一件好事。因为改革没有最佳答案,只有更好的答案。”刘季宏说。

责任编辑:热点聚焦网
随机推荐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版权隐私|网站地图|返回首页

CopyRight© 2011-2015 zgqy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热点聚焦网 版权所有

服务热线: qq1987369246 18612878329

备案号:京ICP备1300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