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之 好之 乐之——小学国学课堂教学方法探究
来源:热点聚焦网 【 】 阅读:
                                 北大附属实验学校   胡汉丽
    【摘要】国学,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本。很多学校都在开展国学诵读活动,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学内容的选择呈现较大的盲目性、随意性;采用的方式方法比较单一;忽视儿童的主体性与能动性等。那么,怎样做才更符合本校学生的特点,怎样才能让国学诵读活动能长时间坚持、不流于形式,让孩子乐学、乐背?本文就体制内小学国学课堂教学方法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小学﹔国学﹔教学方法
    一、小学国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诵读国学经典活动在中国的全面开展已经有十几年了,许多小学纷纷响应,开设国学经典诵读特色课程。如何教国学和如何指导学生用国学是保证国学教育效果的关键。现在的国学教育主张以“四书五经”为主体内容,以诵读为主,甚或一味苦读、死读,忽视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学习的兴趣,大多是不加思索地将自己还读不懂的东西,却急功近利式的硬塞给学生,在不自觉中加重了孩子的负担,令不少孩子读的枯燥乏味。教学方法单一。同时出现了“形式化”和“功利化”现象。临摹几笔书法、背诵几首唐诗宋词,甚至以挂孔子像穿长袍的古代私塾的元素来装扮。   
    二、小学学习国学的必要性
    学习传统文化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儿童心理学研究发现,0-13岁是他们一生中记忆力发展的黄金阶段。学习传统文化,诵读国学经典,可以使儿童在记忆的广度和深度方面获得显著提高,扩大儿童的识字量,为儿童的阅读及写作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习国学是完成《语文课程标准》的有效途径。教育部制订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把“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作为重要目标之一。“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小学阶段的学生相对初高中来说,时间比较宽裕,升学压力相对较小,孩子记忆力又极好,要完成《语文课程课标》所规定的阅读数量与要求,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好读书,诵读国学经典。
    学习传统文化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小学阶段的国学经典教育属于启蒙和普及教育。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小学阶段趁着孩子记忆最佳时期广泛诵读中华传统经典,不但能积累起广博的人文知识,还能开阔人的视野,从而内化为自身的信息储备,积淀文化,提高修养,丰富语言,练就童子功,厚积薄发。
    三、知之、好之、乐之的国学课堂教学方法
    小学的孩子记忆力强,形象思维占优势,但他们从来没接触过国学的内容,对古文诵读有困难,对深奥思想难领悟。针对学生年龄小、记忆力强的特点,教《国学》时,以诵读为主,理解为辅。针对学生思维的形象性的特点,利用多媒体电教手段辅导教学,把这些教学内容制成课件,用电脑播放卡通动画、成语故事、寓言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习理解。
    在实际教学中我是这样安排的:把经典分为主线和副线,主线是早晚自习的经典素读,副线是每周国学课的精讲、体验。
    1、早晚自习的经典素读课
    晨读,一般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先规定任务,然后第一遍让学生高声自己读,教师巡视,发现学生有困难和容易读错的地方。第二遍教师带读,正音。第三遍、第四遍,指导学生断句停顿。,同时要求学生划指读,眼到、手到、口到、心到。然后教师用多媒体投影出去掉拼音后的文本,分小组读,再出示镂空后的文本,推火车读,相应的播放音频或视频。经典素读要求学生达到读通顺、读正确,追求量和遍数,不求一步到位,但求磨杵成针。每次诵读,能有四分之三的孩子基本上很熟练地读出来,就可以放一放了。一节课要有一定的量,长短夹杂,不断调换孩子的胃口,把旧的内容换成新的,不要总是停留在昨天学过的书页间,要有新的内容不断补充,在读经的过程中,根据时间,扩充诗文。晚读主要用来温故,重复晨读的内容,加深印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以采取多种方式,个别读、小组读、男女比赛读、齐读、摆背诵擂台等等。
    2、国学课堂的精讲和体验
    《学记》中说:“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在国学课的讲解上,教师要学会取舍,不求字字落实,不要面面俱到,只在学生能理解的程度上增进理解就够了,把字面意思疏通,不必深入诠释。在教学实践中我形成了的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温故知新——配乐诵读——古今对译------故事理解——课外拓展——配乐吟诵——体验践行。
    ⑴温故知新
    开始上课,首先要求学生背诵前边所学过的国学内容,然后选择运用优美动听的音乐为衬托,设计声情并茂的导语把学生引入新的学习意境。“温故”,除了课前的整块的温故,还要有新授课里的“触点”温故。新授课中,每一个曾经出现过的词汇、人名都成了温故的“触点”。比如在讲诗经《蓼莪》里“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时,孩子很快就想到《孝经》里“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再比如:课堂上在我们一起给《昆明大观楼楹联》正音时,孩子们一边注音一遍举手说“披襟岸帻(zé)”—襟三江而带五湖;点缀些翠羽丹霞---“飞阁流丹”;三春杨柳——拂堤杨柳醉春烟;叹滚滚英雄谁在----大江东渡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半江渔火,-----江枫渔火对愁眠;两行秋雁,--落霞与孤鹜齐飞。
    ⑵配乐诵读
    和着悠扬的乐曲,教师领读、范读、指名读、去掉拼音读、镂空读,男女互读等多种形式,同时鼓励学生试着背诵。在这个过程中,关键是让学生充分地读,读熟之后再播放音频、视频文件。在读中记忆,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⑶古今对译
    讲的程度、深度要把握好,要符合孩子的天性,要深入浅出。比如,在讲诗文时,极力用诗意的语言或是画面来启发孩子用原文诗句表达。在讲古文时,尤其是长文时,教师来翻译,学生找古文原句。教师不要完全用专家的特备精准而又太过于书面的语言来逐句逐句翻译,那样孩子们既听不太懂,又没有兴趣,虽然很专业,但是效果不佳。
    ⑷故事理解
    小学生特别喜欢听故事。国学课上恰如其分的引用一些小故事,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比如在引导学习《滕王阁序》时,播放电视剧《滕王阁宴会》、配乐朗读《滕王阁序》的视频,让学生观赏滕王阁的风景,讲胸中有腹稿的王勃小时候的故事,播放伯牙子期的故事,讲叨陪鲤对的故事,学生听得兴趣盎然,背诵效果很好。
    ⑸课外拓展
    如果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得较好,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力求古为今用。但不是每一篇都要这样做的,可以联系的绝不放过,不能联系的熟读、背诵就可。教师要选好角度,联系生活时,不一定就文本本身,可以针对作者的生平故事,可以针对文本里的某一句话等等灵活处理。比如学习王冕的《墨梅》时,联系是王羲之墨池的故事和王冕学画的故事,主要讲要勤奋。比如讲《赤壁怀古》和《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播放“苏东坡应该”的动画,讲了一门三父子,讲苏洵的大器晚成。学习《汉乐府 长歌行》时,播放《珍惜时间》的公益广告,让孩子们讨论时间问题。
    ⑹经典温习,配乐吟诵
    吟诵是激发孩子兴趣,让孩子喜欢背诵的好方法。“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可以学习,也可以播放名家吟诵调,比如徐建顺老师、陈琴老师、朱畅思老师、陈少崧老师的吟诵,哈辉的新民乐。
    ⑺体验、践行
    可以写一段国学的感悟,可以诗文的画配话,诗配画,可以课本剧表演,可以分小组辩论以促使学生将自己对国学学习的心得和感悟及时转化为高尚文明的道德行为。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绝不是死记硬背《四书》《五经》,绝不仅仅是让孩子们能够熟练背诵几首古诗,几篇古赋,而是重在国学的教化作用。以人为本,要把握好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发挥多媒体电教手段的优势,运用“诵读化”、“故事化”、“情境化”、“生活化、体验化”的教学思想,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突出国学教学的“童趣”与“理趣”,使学生精神得到陶冶。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 赵吉惠,《国学沉思》[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8月版
    3. 章太炎讲演,曹聚仁纪录,《国学概论》[M].巴蜀书社:1987年版
    4. 张岱年,《国学丛书》[M].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5.张立文,《国学的新视野和新诊释》.《理论参考》[M].2007年第7期.
    6.刘丹忱,《国学热与国学的定位和前瞻》[M].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2008.01
    7.曾亚雄,《当前“国学热”中存在的几个问题》[M].科学社会主义:2008.01
    8.李中华,《对“国学热”的透视与反思》[M].理论视野:2007.(01) 28
    9.边艳红.小学阶段中华经典诵读教育价值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10.
    10.雷雨.读经问题及中小学读经现象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
    11.单璐丹.对当前学校推展国学启蒙教育的几点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7.05.
责任编辑:热点聚焦网
随机推荐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版权隐私|网站地图|返回首页

CopyRight© 2011-2015 zgqy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热点聚焦网 版权所有

服务热线: qq1987369246 18612878329

备案号:京ICP备1300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