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富翁”的梦想还是要有的
来源:热点聚焦网 【 】 阅读:

    据新华网报道,我国去年共受理发明专利92.8万件,申请量连续4年居世界第一。但在专利申请量创新高背后,是转化率低、周期长的严峻现实。尤其是集聚大量人才、积累海量成果的高校,大量成果在实验室沉睡,老师对产业化积极性不高。

  专利是高校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成果产出形式,如何真正提升高校的专利产出质量和水平、促进高校的专利技术转移,不仅关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设,也直接关系国家自主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也正因为如此,“一批高校老师有可能通过科技成果转化成为百万、千万富翁”的观点,在让人吃惊之余也充满了无限遐想:这样的好事,作为高校教师怎能不向往呢?又怎会不追逐呢?

  不过,尴尬的现实告诉我们,“申请项目、科研创新、发表论文、评聘职称、继续申请项目”的科研循环缺少成果转化环节,让不少教师与“科研富翁”绝缘,甚至连这样的梦想也不敢有。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认为,不是老师不愿意去做“科研富翁”,而是当下的体制和机制妨碍教师成为“科研富翁”,甚至一些政策是在阻止而非指引教师成为“科研富翁”。

  尽管我国高校有效专利拥有量增长迅速,但遗憾的是,专利维持时间短。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的一项调查显示,高校有效专利仅为总量的35%,专利的平均年限为3.5年,这表明高校专利运用能力相对较低。直白地说,就是转化率低,不少专利没有被有效地加以利用,甚至是“一出生”就面临被遗忘的命运。这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专利制度作用的正常发挥,制约着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更阻挠着“科研富翁”的诞生。

  惟有科研体制和机制的改变,才能给力“科研富翁”,否则,在制造更多“睡眠专利”的同时,也让“科研富翁”仅仅是一种幻想而非理想。众所周知,我国高校多采取以数量统计为依据的考核方法,是以量化指标为基础的,对专利的考核同样如此;加上科研评价体系不完善、不科学,很多教师申请专利只是为了评职称或者是为了课题验收等,最终造成了“重研发,轻转化”“重论文,轻专利”等倾向。还有的专利仅作少许改变就变身新专利,或者用一样的方法,只是改一种元素就成新专利,为发明而专利的逻辑明显可见。尽管对于专利权人来说,不能通过市场获得收益的专利是毫无价值的,专利权人不从市场角度考虑而做出的专利行为更是毫无意义的,但对高校的科研人员来说,看重的可能仅仅是职称评价中的“专利证书”的分量吧?

  站在科技创新的立场上,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专利评审和指标考核体系,完善专利激励机制,联合各方推进专利技术的成果转化,实现高校及科研人员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在为高校在竞争中赢得资源的同时,才能打造可能的“科研富翁”产生土壤。

  专利的转化是一项系统性、社会化工程,不是所有的科研人员都有精力、能力和意愿来完成从技术研发到申请专利并转化的漫长过程。在这个链条中所潜藏的诸多风险,也不是科研人员所能独自承担的。这就要求成立专门的技术转移转化机构,提供成果筛选评估、交易转让、孵化培育、组建企业等一条龙专业服务。简单地说就是,从政策和机制上应积极鼓励协同创新,把企业、技术中介机构、高校、政府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共振共频的专利保护和利用体系。

  “科研富翁”的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但这需要深层次的变革,需要协同推动,单单非议高校教师是不科学的,也是一种无形的遮蔽。

责任编辑:热点聚焦网
随机推荐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版权隐私|网站地图|返回首页

CopyRight© 2011-2015 zgqy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热点聚焦网 版权所有

服务热线: qq1987369246 18612878329

备案号:京ICP备13006885